高考成绩出炉,几家欢喜几家愁,今年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?很多家长会觉得无论高考成绩,都会支持孩子,如果考上清华北大就更好了。这不禁让人想起北大教授姚洋曾说的话:“先给你家孩子测一下智商,如果没超过110就别考虑清华北大了。”
咋样
乍一听,这话有一些狂妄,有人担心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,姚洋教授接着说了“北大四大疯人院为首的北大数院,智商至少要140才能读。如果你花半小时解出来的题,人家5分钟就解决了,你说打击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。”
这话当然是说给热衷于把孩子培养成鸡娃的家长听的,特别是姚洋教授点名批评的“海淀妈妈”、“西城妈妈”。我们都知道,许多孩子刚出生,就被家长灌输了“不读书没出息”、“比不上别人家孩子”的想法,让孩子在内卷的教育环境下,活得更累。
我查了一下,姚洋教授是北大社会科学学部委员,担任《经济学季刊》主编,同时也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院长,他的立场和观点很有代表性。但很多人可能不会同意,难道清华、北大只属于少数人,普通人就没有“做梦”的权利?但凭一个智商测试,就要捏碎了很多人渴望“逆天改命”的想法吗?
这里我们也来探讨一个问题,智商测试测出的天才,一定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吗?或者说,智商值高的人一定优秀吗?
数
我先来说说智商测试的历史,这种心理测量方法大概有100年左右,1905年,是法国的两位学者设计的早期测试,后来经过传播和发展,人们开始将这种测试和天才联系在一起。斯坦福教授刘易斯·特曼,曾通过大量的儿童测验,将其标准化,筛选出差生和优生。
同时他对选出的1528名男孩和女孩进行跟踪和测试,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男孩和女孩拥有151的平均智商,比进入清北的门槛高。他们被称为“白蚁”,可惜这些人没有成为争议中的“天才”,拥有非凡智力的他们,最后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普通,成为老师、医生和律师,社会的螺丝钉。
如果将智商测试作为进入清北的门槛,这一点也很不可取。因为只要是测试,就有误差,还能产生心理落差。孩子如果心存考清北的目标,我们是应该鼓励和支持的,而不是做一个智商测试 ,说你智商不达标, 就当普通人好了,从而让他们丢失人生的可能性。
另外,家长在培养孩子时,的确不能急功近利。我们都说有什么样的家长,就有什么样的孩子,如果家长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学习机器,孩子对于知识也只有输入和输出。每年大学生抑郁自杀的新闻,相信大家听过不少。
有个叫王食欲的女孩,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,初中成绩稳居年级第五,高中顺利考上名校,后来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,之后开公司、买房,人生可谓顺风顺水,可是她之后被诊断得了躁郁症,几度轻生自杀。
当然,我们也要知道智商无法决定孩子的未来。我们身处一个多元的社会,有人智商高情商低,在职场中常受孤立。有的人普通大学毕业,却成为成功的商人,还有的人虽然普普通通,却是岗位最不可代替的人。
我们需要接纳不同的孩子,让他们成为建设社会的中流砥柱,同时也需要家长去思考,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好前程的同时,不再以智商论和分数论,评断他们的人生。现在高考分数出来了,家长们恰好有空好好了解孩子。
关于高校教授称智商低于110别来北大这件事儿,你还有何想说的,欢迎下方留言,和我们一起讨论。